近年来,由于整体经济形势的不佳,许多人的经济状况都受到了冲击,负债问题成为了不少人头疼的难题。为了筹措资金,一些人因求医心切而误入“私人借条”的陷阱,结果被各种复杂套路所困扰,苦不堪言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领域的奥秘,为大家提供明智的指南。
一、私人借条的陷阱
私人借条,一种在借贷宝、人人信等平台上出现的借贷方式,看似为急需资金周转的人们提供了解决方案。然而,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。这些借条往往被不法分子操控,利用平台规则进行非法敛财。一旦陷入其中,借款人可能会面临高息陷阱、欺诈行为以及暴力催收等种种困境。
例如,去年11月,一位朋友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而寻求贷款。由于他的信用卡和网贷还款情况不佳,正规贷款渠道均拒绝了他的申请。此时,一个自称“jdb财务”的微信陌生人出现了。该陌生人声称能够通过特殊渠道帮助他获得贷款,并引导他到人人信平台打借条。
在平台上,双方约定贷款金额为10000元,借款周期仅为7天,且年化利率神奇地标示为0%。然而,在放款时,“jdb财务”却直接扣除了30%的本金,导致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仅为7000元,却需到期一次性还清10000元。若到期无法偿还,“jdb财务”还会提供所谓的“展期服务”,但前提是需支付3000元的展期费。借款人逾期后,催收电话不断,甚至面临威胁、恐吓和爆通讯录等恶劣行为,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。
二、套路贷的“三板斧”,招招致命
砍头息:
在套路贷中,砍头息是一种常见的手段。例如,借款人借1万元,但实际到手可能只有7000元,这被扣掉的3000元并不能算作本金。从法律角度看,实际借款本金应仅为7000元。同时,若合同约定年利率为0%,则出借人无权再收取利息,因此多扣的3000元属于不当得利,必须退还。
高利息变相收取:
有些借条的操作者更狡猾,他们可能会在表面上将到账金额与借条金额保持一致,然而在还款时,却会冒出各种高额费用,如介绍费、担保费、服务费等。这些费用本质上都是在收利息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。按照当前LPR计算,年利率上限为13.8%。超出此范围的利息均属违法,必须返还给借款人。
暴力催收:
当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时,催收手段往往变得极为恶劣。电话轰炸只是开始,威胁、恐吓更是让人胆寒。爆通讯录更会使借款人在亲友面前丧失尊严。还有像P图这样的低劣手段,完全不顾借款人的安危,旨在将借款人逼入绝境,以迫使其归还债务。
三、关于征信,无需过度担忧
许多人在人人信、借贷宝等电子签服务平台借款后,往往心生顾虑,生怕这些借款记录会对自己的征信产生不良影响。事实上,这些平台本质上仅提供电子签服务,并不具备放贷资质,因此通常不会直接与征信系统产生关联。然而,若不幸陷入套路贷的陷阱,面临催收困扰,导致逾期还款,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秩序,那么这些间接因素便有可能对征信造成某些负面影响。
四、如何妥善处理欠款与多还利息问题?
在面对欠款问题时,首要任务是明确欠款本金的界定。根据法律规定,借款本金应依据实际到账金额来计算。例如,若某人从“jdb 财务”借款,实际到账金额为7000元,那么其真正欠下的本金便是7000元,而非之前可能误以为的10000元。对于多还的利息部分,若借条已结清且存在复借情况,则多还的利息可以从一笔未还本金中扣除。例如,若之前多还了9000元利息,而一笔借条金额为2万,实际到账金额为14000元,那么多还的9000元利息便可直接从14000元本金中扣除,只需结清剩余的5000元本金即可。
若借条已结清但需退还多收利息,应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。在此过程中,务必准备好借款合同、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,并撰写起诉状发给对方。若对方拒绝退还,则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如在线立案等。需特别提醒的是,聊天记录等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,因此务必妥善保存。
面对人人信、借贷宝等电子签服务平台以及市面上类似的金融产品,我们需保持警惕。若不慎陷入套路贷陷阱,务必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,明确本金与利息的核算方式,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。